根据密肋楼板尺寸断面,设计模壳的规格,平面尺寸一般为1000×1000mm,加工建筑材料模壳高度根据设计密肋楼盖的高度而定。模壳由标准塑料单体组件采用螺栓连接而成,建筑材料模壳施工并在模壳四周用水平角钢45°支撑,以提高整体刚度。模壳的承载力不小于3.75kN/m2,以承受砼自由散落时的冲击荷载及泵送砼的冲击力。
周转模壳具有热耐冷、抗老化、高平滑度,加工建筑材料模壳可重复使用超过50次,温度范围大,可在- 20℃+ 60℃温度条件下施工。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支护操作简单,建筑材料模壳施工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有利于施工组织,模具拆卸简单。周转模壳的隔音和隔热效果比周转模壳好非常多,性能也非常的稳定,它还有个绝招就是能忍受火的煎熬。
采用独立小流水支模体系,在每一密肋柱网内,加工建筑材料模壳每隔2.4m×2.4m间距内布置一个“十”字形支点,以此支点支撑一个独立模壳支撑体系,底托断开,以便早拆。建筑材料模壳施工用门架或碗扣式脚手架作密肋梁板支撑,用150mm×150mm木楞作支托,把十字头直接置于模壳间50mm宽垫条标高处,支杆相互拉接,拆模时先拆拉接件,再拆门架支撑,不拆木立柱及十字支头组成的支撑体系。此法支拆方便,成本低,拆模后棱角方正,能保证质量,并利于冬施。 方法三在支宽肋梁模壳时,可利用钢模板作支撑,这一方法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
建筑模壳施工方便,尺寸设计还灵活,生产周期也短,加工建筑材料模壳成本还低,耐火性也很不错,最可贵的是竟然还不易老化。它还可以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建筑材料模壳施工不受季节建设等特点的影响。它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混凝土具有很强的结合力,良好的塑性,可随着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而变形;施工速度很快。浇筑混凝土后,模具壳体与混凝土结合,无需拆除模具壳体,缩短了施工的工期,节省了使用材料和人工成本,保证了施工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建筑模壳主要由模板、支架和紧固件三部分构成。加工建筑材料模壳它是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形状和尺寸,在硬化过程中进行防护和养护的工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来确保建筑模壳的正确,安全,快速,高效施工。建筑材料模壳施工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以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工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