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底模上弹模壳位置线,一个柱网格内应由中间向两端排放模壳,加工内置模壳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产生累积误差,出现两端肋不等的现象。放置模壳后,内置模壳施工微调丝杆,先用眼观测水平,再用水准仪检测,使模壳间的水平误差小于2mm。用φ48钢管拉纵横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可固定和调整龙骨间距,水平杆是确保各支柱的稳定和刚度的先决条件。沿纵长方向设剪刀撑,须由底到顶连续设置,同时在水平方向设水平剪刀撑。
建筑模壳的处理方式:梁底模铺设完毕后,弹出中心线及模壳控制线,加工内置模壳沿模壳控制线粘贴双面海绵条,模壳边线与模壳控制线重合。对于翘曲严重的模壳及时更换,以免混凝土漏浆。在涂刷框架梁及剪力墙模板脱模剂时避免脱模剂洒到模壳上。内置模壳施工建筑模壳调至施工现场前,由项目质检员对模壳进行检验,重点检查模壳尺寸、强度、平整度等性能,避免破损及出现翘曲的模壳运至施工现场。
建筑模壳是以改性聚丙乙烯塑料为基材,加工内置模壳采用模压注塑成型工艺制成。内置模壳施工每个肋节采取4块组装成钢塑分离的整体模壳。塑料模壳的规格、数量依据工程构造设计选用肯定。这塑料模壳采用钢管架或碗扣架支撑系统,支撑立杆横距同密肋板间距,支撑立杆纵距为600~900mm。
按照设计排列图要求,在楼板模板上放线,加工内置模壳保证后续肋梁钢筋绑扎和模壳安装的位置准确。依据轴线,放出纵横向肋梁控制线,肋梁间即是安放模壳位置。内置模壳施工在覆膜方木上放线可采用白涂料等代替墨汁,以保证所放线的清晰牢固。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确定流水段划分;加工内置模壳确定模壳的平面布置,纵横木楞的规格、数量和排列尺寸;确定模壳与次木楞及其它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同时确定模壳支架系统的组合方式。验算模壳和支架的强度、内置模壳施工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壳模极及支架系统的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总图、分段平面图、模板及支架的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
建筑模壳的造价低,与普通楼板相比较,加工内置模壳使用建筑模壳,混凝土用量可降低10-20%,钢筋用量减少30-40%,综合造价降低20-30%。且能制作出各种异型模壳,内置模壳施工在施工中将建筑模壳放在小肋梁之间,固定牢固,用以保证小肋梁的轴线位置和截面尺寸,同时起到小肋侧模的作用。在拆除楼板底模时。模壳不拆除且模壳表面光滑。